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汽车产业模块化是指在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将汽车各部分像积木一样以模块的形式组合和总成,同一个零部件的子模块可以被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甚至不同车型的系统模块生产和组装,实现大量核心组件和整车系统的通用共享。汽车生产方式从“平台化”发展到“模块化”,助推汽车产业生产力的飞跃。图1为平台化生产方式和模块化生产方式比较。据此完成1~2题。
图1
1. 汽车企业由平台化生产方式转变为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基本前提是( )
A. 技术高度共享 B. 政策大力支持 C. 劳动力素质提高 D. 产品需求量增加
2. 模块化生产方式给传统供应商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 空间集聚性加强 B. 市场灵活性增强
C. 研发周期和成本提高 D. 产品运输费用减少
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茶叶消费国,茶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2002年之前,印度是俄罗斯茶叶第一大
来源国。2002年以后,因贸易政策改变和俄罗斯经济好转,斯里兰卡茶叶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提高。2008年,斯里兰卡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达49.2%,其次为印度19.9%、肯尼亚7.9%、中国6.8%。俄罗斯进口茶叶的90%品种为红茶,但随着绿茶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俄罗斯绿茶进口快速增长。据此完成3~5题。
3. 俄罗斯茶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关键原因是( )
A. 人口较少 B. 生产量低 C. 消费量大 D. 经济发达
4. 斯里兰卡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较高品质 B. 较低价格 C. 更高产量 D. 更低运费
5. 我国要显著提升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宣传茶文化②改进红茶品质③降低红茶价格④销售品牌绿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冰洞是冰川表面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裂隙进入冰川内部,使冰川不断消融,在冰川底部汇聚形成河流,河流从冰川末端流出时冲蚀形成的洞穴。位于板块交界处的特殊环境,使冰岛的冰川有“火上冰”之称。这里的冰洞通常在冬季形成,夏季坍塌,甚至消失。瓦特纳冰原上的冰洞深而大,光线透过冰层后呈现出晶莹的蓝色,形成“蓝冰洞”。图2示意冰岛冰原的分布和冰洞景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 冰岛冰川有“火上冰”之称的原因是( )
A 火山地热丰富 B. 海洋比热容大 C. 西风常年温暖湿润 D. 沿岸暖流规模大
7. 冰岛冰洞大多形成于冬季,消失于夏季,可能是由于当地( )
A. 地势高,太阳辐射强 B. 温度高,冰川融水多
C. 温差大,风化作用强 D. 风力大,风蚀作用强
8. 深而大的“蓝冰洞”大多分布于瓦特纳冰原。这是因为该冰原( )
A. 距海近 B. 厚度大 C. 形成时间晚 D. 气候条件稳定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表1为欧亚大陆上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高度对比。据此完成9~11题。
表1: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线高度对比
9. 山体效应主要 因为山体内部增强了(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10. 造成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拔②土壤③纬度④植被⑤面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1. 阿尔卑斯山西部边缘林线比东部边缘更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气温高 B. 光照强 C. 降水多 D. 坡度缓
第II卷(非选择题56分)
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需要做答。第43~44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做题(2题,共46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桂林兴安灵渠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位于兴安县东南部的灵渠分水堤坝呈人字形,为高2.24米的溢水坝(水位高时,水可以越过堤坝),可使大约三分水通过南渠注入漓江,七分水通过北渠流入湘江。与南渠相比,北渠河道较短,单位距离内的落差大。图3示意灵渠(a)及分水堤坝(b)的位置。
图3
(1)分析灵渠选址于湘桂走廊的原因。(6分)
(2)分析灵渠分水堤坝呈“人”字形且高度较低的原因。(8分)
(3)简述灵渠北渠河道设计成“S”形弯曲的作用。(6分)
(4)灵渠沿岸发现大量瓷片和古徽州风格的民居,据此推测灵渠通航带来的影响。(4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布局贵州、内蒙古等八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占地规模大,设备运行发热量大,能耗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图4)算力核心区在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乌兰察布-北京光缆传输工程提升网络质量,为京津冀地区提供高实时性算力支援。目前,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在乌兰察布落户,但本地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尚未大规模释放。
图4
(1)分析与贵州相比,内蒙古建设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气候和能源优势。(8分)
(2)分析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为京津冀提供高实时性算力支援的有利条件。(8分)
(3)在乌兰察布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过程中,有人认为该市不适合进一步发展数据应用产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43、44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3.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0分)
格陵兰岛(图5)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图5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落实碳减排政策是我国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图6为2000-2017年中国四大区域碳排放总量占比变化。
图6
简述2000-2017年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占比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A 2.B
【1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汽车产业模块化会使同一个零部件的子模块可以被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厂商,实现大量核心组件和整车系统的通用共享,因此需要各个供应商技术高度共享,A选项正确。平台化生产和模块化生产都没有体现出政策支持,B选项错误。生产技术和生产环节变化不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差异不大,因此劳动力素质提高不是基本前提,C选项错误。产品需求量变化不一定会引起生产方式发生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A。
【2题详解】由图可知,模块化生产方式不约束传统供应商以本地为主,因此空间集聚性减弱,A选项错误。由于在空间上对传统供应商要求不高,可以从各地寻求传统供应商,因此市场灵活性增强,B选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同一个零部件的子模块可以被用于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甚至不同车型的系统模块生产和组装,因此研发周期和成本会降低,C选项错误。零件供应不以本地为主,因此产品运输费用可能增加,D选项错误。故选B。
3.B 4.A 5.D
【3题详解】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气温年较差大,不适合茶叶的种植,产量低,因此俄罗斯茶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B选项正确。人口较少、消费量大以及经济发达影响茶叶的市场,不是茶叶依赖进口的原因,A、C、D选项错误。故选B。
【4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绿茶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俄罗斯绿茶进口快速增长,可知俄罗斯的茶叶消费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斯里兰卡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提高主要得益于较高品质,A选项正确。俄罗斯经济好转,对于低价格不是主要追求,B选项错误。产量大不等于销量高、市场占有率高,C选项错误。斯里兰卡距离俄罗斯较远,运费较高,D选项错误。故选A。
【5题详解】随着绿茶营养保健功能的宣传,俄罗斯绿茶进口快速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从茶文化入手,提升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①正确。俄罗斯随着对绿茶的追求,对红茶的需求减小,因此改进红茶品质、降低红茶价格不利于提高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②③错误。发挥我国种植茶叶的优势,发挥我国绿茶品牌优势,可以显著提升茶叶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④正确。故选D。
6.A 7.B 8.B
【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冰岛位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发,地热能丰富,因此被称为“火上冰”,A选项正确。海洋比热容大,使冰岛日温差与年温差减小,不一定会使温度升高,不符合“火上冰”的说法,B选项错误。西风常年温暖湿润,沿岸暖流规模大对冰岛温度的升高影响不足以称得上“火上冰”的说法,因此C、D选项错误。故选A。
【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冰洞是冰川表面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裂隙进入冰川内部,使冰川不断消融,在冰川底部汇聚形成河流,河流从冰川末端流出时冲蚀形成的洞穴。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冰洞常常形成于冬季,夏季气温高,冰洞中的冰川大量消融,最终坍塌,因此B选项正确。根据推断可知,冰冻的形成与消失受温度影响较大,地势高,太阳辐射强,不一定温度高,A选项错误。冰洞冬季形成夏季坍塌是气温变化造成,与风化作用、风蚀作用无关无关,C、D选项错误。故选B。
【8题详解】由图可知,“蓝冰洞”是由于瓦特纳冰原上的冰洞深而大,光线透过冰层后呈现出晶莹的蓝色而形成,图中可看出该地冰洞内冰川厚度大,因此形成的冰洞深而大,B选项正确。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更明显,冬季温度更高,因此不利于冰川累积,A选项错误。形成时间早晚、气候条件稳定与否与冰川厚度关系不大,因此C、D选项错误。故选B。
9.C 10.D 11.C
【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从大气的受热过程考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山地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已大为减弱,因此是山体内部增强了地面辐射,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由图表可知,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较阿尔卑斯山明显,青藏高原内部的林线高度比外部高800m,而阿尔卑斯山内部的林线高度比外部高400m。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因此隆起的山体规模越大、高度越高,山体效应越明显,青藏高原的面积大于阿尔卑斯山,海拔高于阿尔卑斯山,因此山体效应较明显,①⑤正确。其次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尤其是纬度位置对山体接收到太阳辐射量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山体效应不同,青藏高原的纬度较低,山体效应较阿尔卑斯山明显,③正确。土壤和植被不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也不是影响山体效应的主要因素,②④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森林面积会受到水分条件的影响,阿尔卑斯山西部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东坡多,因此西部边缘林线比东部边缘更高,C选项正确。东西两侧气温差异不大,A选项错误。阿尔卑斯山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东西坡光照差异不大,B选项错误。无法判断东西坡的坡度陡缓情况,D选项错误。故选C。
36.【答案】(1)湘桂走廊地势低平,可利用河道多,工程量较小;两岸支流丰富,运河可补充水源较多。
(2)灵渠分水堤坝呈“人”字形可减轻河水对坝体的冲击;分水堤坝可抬升水位,将水按比例引入南、北渠;堤坝不高,利于丰水期河水越过堤坝流入湘江故道,也可减轻洪涝威胁。
(3)可降低北渠坡度,减缓渠内水流速度,利于通航;水流速度降低后,可减小对渠槽的冲刷,维持南北渠水流平衡。
(4)灵渠促进了区域商业贸易、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
37.【答案】(1)与贵州相比,内蒙古纬度高,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冬季风影响大),寒冷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低),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自然冷却(散热);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煤炭等能源丰富,发电成本低,充足的电力为数据中心运行提供能源保障(大大节约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2)乌兰察布距京津冀地区较近,便于承接大数据产业发展辐射;光缆传输工程的建设提升网络质量,降低网络延时(数据传输用时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沿边开放重点地区,享受多重优惠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
(3)赞同。乌兰察布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社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数据产生量少,产业链条短,数据应用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不赞同。乌兰察布应以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为契机,发挥多重政策、区域能源和气候等优势条件,加强与京津冀等地的合作,积极发展数据应用产业。
43.【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44.【答案】东北地区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比例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工业衰退、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地区碳排放总量占全国总量比例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为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投资增多。
来源:地平经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