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回国3大变动!使领馆更新:检测更自由!转机无限制!中国7.1官宣:入境隔离期间,需排查「猴痘病毒」!

加拿大华人回国3大变动!

检测更自由!转机无限制

近日,由于回国检测和隔离的要求有所变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和温哥华总领馆及多伦多总领馆也在第一时间更新了行前检测要求的通知。

首先是驻加大使馆《关于申请绿色健康码等事宜的最新通知》,最早发表于5月19日,现在有所更新:

为优化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根据国内有关规定,目前所有乘坐加拿大赴华航班人员的行前检测要求调整如下:

一、未感染人员

包括所有未曾确诊、核酸检测未曾呈阳性人员:

①登机前2天1次核酸检测→②登机前1天1次核酸检测→③申请绿色健康码→④航司查验绿色健康码。如不符合要求,将不能登机。

二、既往感染人员

包括曾确诊、未确诊但核酸检测曾呈阳性人员:

①采样时间间隔24小时以上的2次核酸检测→②2周自我健康监测(附件)→③登机前2天1次核酸检测→④登机前1天1次核酸检测→⑤提交上述所有材料申请绿色健康码→⑥航司查验绿色健康码。如不符合要求,将不能登机。

注:原来起飞前12小时内的抗原检测已经被取消。

三、检测要求

两次核酸检测应间隔24小时以上,须在当地卫生部门认可且在驻加使领馆同一领区的检测机构完成。不能以快速试剂盒取代实验室检测采样。

注:原来的检测机构是由使馆指定的,现在改成了当地卫生部门认可的机构即可。两次检测需间隔24小时。可谓是检测自由了一些。

四、其他要求

为确保赴华旅客健康安全,提倡行前7天自我闭环管理并自我健康监测。

申请绿色健康码时无需再提交《新冠疫苗接种声明书》、有效居留证明。为确保行程顺利,请尽可能提前申请绿色健康码。

五、申请咨询

有关健康码咨询和审批事宜,由检测机构所在地对应的驻加使领馆负责。

温哥华中领馆重要通知

不符合要求会被拒登机

温哥华领事馆又发新通知

这是即5.18号后的最新更改

要回去的小伙伴千万要看清楚了

为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确保赴华旅客健康安全,根据国内有关规定、本领区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所有乘坐自加拿大赴华航班人员申领健康码相关要求作如下调整。相关防控政策和检测要求未来将根据疫情形势和境外输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检测流程】

①登机前2天1次核酸检测→

②登机前1天1次核酸检测→

③申请绿色健康码→

④航司查验绿色健康码

两次核酸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如不符合要求,将不能登机

【检测阳性】

?曾确诊、未确诊但核酸检测曾呈阳性人员

需进行2次核酸检测确认痊愈

(间隔24小时以上)

确认痊愈后14天健康监测期间无异常的

登机前检测要求与普通人员一致

【婴儿幼儿】

??航班预定起飞当天3周岁及以下婴幼儿

无需进行核酸检测,无需申请健康码

已过3周岁生日的儿童核酸检测要求同成人一致

【检测时间要求】

。。。

【核算检测机构】?

我馆领区卫生部门认可的核酸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均可接受。核酸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须包括申请人姓名、出生日期和旅行证件号码、核酸采样方式、核酸采样时间和报告出具时间等信息。不能以快速试剂盒取代实验室检测采样。两次核酸检测须在我馆领区内的核酸检测机构完成

【申请健康码材料】

①登机前2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②登机前1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③机票预订记录或行程单;

④疫苗接种证明;

【其他注意事项】?

外籍人员需提供

有效入境中国签证或居留许可

既往感染人员需提供确诊报告

确认痊愈报告和14天健康监测表

自第三国来温哥华中转人员

需提供始发地中国使领馆签发的

绿色健康码及全程航班行程单

自温哥华经第三国转机

赴华申请始发地健康码人员

需提供赴华行程所有行程单

。。。

多伦多中领馆更新要求

回国行前检测最新规定

另外是多伦多总领馆的《关于进一步调整自我馆领区赴华人员行前检测要求的通知》,最早于5月18日发布,现在也随之更新:

为优化防控措施,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根据国内有关规定及驻加拿大使馆统一安排,对自我馆领区(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乘坐赴华航班人员的行前检测要求调整如下:

一、无既往感染史人员

二、既往感染人员

包括曾确诊、未确诊但核酸检测曾呈阳性人员。请按以下流程在系统中直接申请健康码,无需提前通过电子邮件向我馆提交书面赴华申请。

三、转机人员

来自第三国人员如需在多伦多转机,请先根据相关要求向中国驻该国使领馆申请第一个健康码,并合理安排行程,尽量缩短在加停留时间,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避免因转机期间核酸检测阳性而导致滞留。抵达多伦多后,请根据以下流程向我馆申请第二个健康码:

注:删除了不能经第三国转机赴华和始发国有直飞航班不能来加中转的要求 。华人转机自由啦!

四、现有航班各项检测时间对照表: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检测要求

2次核酸检测可在任何当地卫生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但必须为核酸检测(RT-PCR?Test),不可采用抗原检测(Antigen?Test)或其他快速检测(Rapid?Test)。可在领区内不同城市分别进行,如可在温尼伯进行提前2天的核酸检测,然后在多伦多进行提前1天的核酸检测,但不得跨领区。对于检测方式不符合要求,或是跨领区检测的,我馆将不予受理。

(二)申请方式

请申请人在获得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连同其他所需材料第一时间向我馆提交申请。中国籍人士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微信小程序申请,外籍人士通过网址(https://hrhk.cs.mfa.gov.cn/H5/)申请。

申请时,「检测采样日期」一栏请填写第一次核酸检测日期,并务必确保填报准确,以免对绿色健康码有效期造成影响。

收到申请后,我馆会根据申请人航班起飞时间和申请提交时间进行排序,并安排专人按照顺序逐一进行及时审核,确保大家都能顺利出行。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后,无须拨打电话或发送电子邮件进行催办。

请不要在获得绿色健康码后再次提交申请。绿色健康码有效期系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核酸检测报告采样日期确定,与提交申请的时间无关。重新提交申请不仅不会延长绿色健康码有效期,还将导致此前获得的绿色健康码失效,给申请人造成不便。

?

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维护好自身和公共健康安全,我馆建议大家继续坚持「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原则,尽量避免长途或跨境旅行。如确需赴华,提倡行前7天自我闭环管理并健康监测。在检测后至航班起飞前,请进行严格自我闭环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与外界接触,并在旅行途中加强个人防护,全力避免检测后的感染风险。请务必做到如实检测、如实申报、切勿造假,如查实在申请健康码过程中存在隐瞒或造假行为,当事人将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及相应法律责任。

以上是最新内容,还请各位打算回国的华人,仔细阅读。

「双检时代」来临!

海外归国需排查2项

中国卫健委: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应排查新冠和猴痘

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明确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

指南对猴痘目前的疫情概况,疾病特点,诊断等做了介绍。指南从预防角度指出,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

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指南指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病人时,应注意询问病例流行病学史,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排除水痘、风疹、麻疹或其他明确病因引起。

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在排查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前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密切监测出疹情况,发现可疑人员或疑似病例,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今年5月,一种名叫「猴痘」的病毒突然在以往从未出现过本地流行的英国出现。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了4000多例确诊的猴痘病例。在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的当今世界,对各国的卫生防疫部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既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也可以人际传播。王新宇介绍,猴痘于1958年在食蟹猴群中爆发脓疱疹时发现,与痘病毒的牛痘-天花亚组密切相关,有包膜,是双链DNA病毒。

6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就发布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要求提高医疗机构诊疗猴痘能力。随后6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猴痘健康提示」指出,本轮猴痘疫情在全球的病例数和波及范围均增长较快,为非地方性流行区的历史之最。中国疾控中心还提示,如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

猴痘已传入台湾,已发现50个突变

6月24日,中国台湾疾控部门首次监测到一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一名20多岁在德国留学的男子回到中国台湾后出现症状,被确诊为感染猴痘,目前已在隔离治疗。

科学家正在研究为何此次猴痘疫情会在短期内在全球迅速流行。

《自然医学》杂志6月24日发表的一篇来自葡萄牙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与当前全球暴发的猴痘疫情有关的猴痘病毒株,较其亲本株发生了大约50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突变,这远远超过人们对这种相对稳定的正痘病毒的预期。

猴痘有哪些症状?

最初症状包括发烧、头疼、肿胀、背疼、肌肉酸痛和全身无力。

开始发烧后,就会出现皮疹,往往先从面部开始,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分,最常见的是在手掌和足底。

皮疹可能会非常痒,在最终结痂脱落之前会发生不同变化和不同阶段。皮肤破损可能会导致疤痕。

感染会持续14到21天,通常会自行消失。

怎样传染?

猴痘可以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而传染。病毒通过破损皮肤、呼吸道、或是眼、鼻或口腔进入人体。

猴痘之前并没有被描述为性传播感染,但它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染。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比如,猴子、老鼠以及松鼠而传染,或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比如床单被褥以及衣物感染。

猴痘病毒有多危险?

大多数猴痘病例比较轻,有时有点像水痘,几周之内可以自行消失。

但猴痘有时会更严重,据报,在西非曾经造成死亡 。

爆发有多普遍?

该病毒最初是在一只人工圈养的猴子身上发现的,自从1970年以来,在非洲10个国家零星爆发。

2003年, 美国曾爆发了一次疫情,这是该病首次在非洲以外地区出现。患者因与土拔鼠(当地人称草原犬鼠)密切接触感染。土拔鼠则是从进口到美国的各种小型哺乳动物那里感染的。当时共有81例病例,但没有造成任何死亡。

2017 年, 尼日利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爆发,距离该国上一次确诊病例大约40年。当时,共有172例怀疑病例,75%的患者为男性,年龄在21-40岁之间。

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猴痘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预防感染来控制爆发。

天花疫苗被证明在预防猴痘方面有85%的有效性,并且有时仍在使用。

看来猴痘病毒不容小觑,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啊!

的版权和观点归原所属,我们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留言!

来源:机器人的秘密探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上午11:46
下一篇 2022年6月2日 下午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