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测骨龄”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急匆匆地赶过来说:“大夫,快帮我们测个骨龄看看我们能长多高?”那么什么是骨龄呢?怎么测定骨龄呢?骨龄有什么意义呢?骨龄真的能准确地预测身高吗?测骨龄有什么危害呢?
科普时间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指儿童骨骼发育水平同骨发育标准比较而求得的发育年龄,是一种生物学年龄。人体骨骼发育过程中,骨化速度及骨骺与干骺端闭合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正常儿童骨龄与年龄基本一致,当受到内分泌、营养、环境等因素影响时,骨龄会提前或者落后。
测定骨龄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左手手腕部位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将骨龄片与不同的标准片进行比较,将几块骨头骨成熟度进行平均或总和,来确定骨龄。骨骼的生长发育受到营养、内分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龄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技术手段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骨龄是反映儿童成熟状况的理想指标,是内分泌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病情变化监测的重要指标。比如骨龄延迟常见于体质性生长延迟,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当体内性激素水平持续增高,如性早熟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时,孩子的骨龄会提前。
由于身高受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因素以及激素的分泌等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测骨龄预测身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通过测骨龄,可以判断现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并且通过对比可以判断生长发育过缓或者生长发育过速。但是测骨龄是需要通过X射线来进行检测。偶尔一次的短时间测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危害,但如果频繁、长时间进行过度地测量,则易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所以测量骨龄是临床判断的一种手段,但应遵医嘱进行测量,一般骨龄检查建议根据需要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避免短期内多次测量,以免对身体产生损伤。通常需测量骨龄的人群考虑为生长过快、生长过慢、体重超重等群体。
骨龄测评在当代身材矮小、身材高大、性早熟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骨骼代谢异常以及生理年龄不确定等儿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骨龄评价是这些疾病诊断与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当充分、合理的应用骨龄。但绝对不能仅仅只依靠骨龄来预测成年身高,需要认识到骨龄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观测指标,但是需要动态监测骨龄的变化。
供稿∣内分泌科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智慧门诊】天津市儿童 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为您服务】天津市儿童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在线复诊】天津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篇
“天津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手机实名认证可预约挂号、缴费
来源:学界医药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