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有“儿童食品”标签的价格一般都比同类食品高出不少,甚至有些家庭购买“儿童食品”的支出已经占到家庭食品支出的一半以上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只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火爆背后,是儿童市场的溢价和利益。
与其说这些食品有益于孩子饮食健康,不如说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
不少专业领域人士都提出建议: “儿童食品”应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儿童药品一样建立科学的标准化认证制度,切实满足儿童阶段的身体、骨骼、大脑等生长发育的特殊需求 随便去到家附近的大型超市就可以看到货架上外包装上标注着“儿童”俩字,范围非常广,涉及到各类产品。
有的还在显著位置印着“无添加剂”等字样,这似乎是在表明,这些食品都是专门供儿童食用的。
“成人食品里有过多的添加剂、香精、色素,怕孩子吃了不健康。我和他爸爸上班都比较忙,如果每一餐都要钻研是否适合孩子饮食需要,又不太现实。‘儿童食品’绿色健康,解决了这一难题。”有路人对媒体这样说道。
和这位家长一样,出于孩子饮食健康的目的热衷于购买打上“儿童”标签的食品,而这一举动也正推动着“儿童食品”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大。
小氪上次去商场看到,有一位家长一下子购买了四五包“儿童奶酪棒。定睛一看,不但标着“儿童专用”,上面还印着艾莎(一款卡通人物)。
不仅如此,印着“儿童”俩字的食品都普遍价格不菲。
如某品牌300g装的儿童水饺,有虾皇系列、虾仁胡萝卜和儿童馄饨三种不同包装,价格为19.9至34.3不等。而在该柜台旁摆放的同品牌普通水饺,1kg装的价格为12.9,
在分量多了不少的情况下,价格远低于儿童水饺。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预测,到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至1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
而町芒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儿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84.8%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
但许多媒体都做过调查,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也没有主动了解过,什么样的食品才叫儿童食品?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夏群英曾说过;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不同的营养需求量会增加。在6个月以前,孩子需要的营养可以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获取。6个月以后,孩子对于铁、锌、维生素等元素的需求量会增加。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对营养需求的食品,才能真正称之为“儿童食品。”
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从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等方面对儿童零食进行了规范,填补了国内儿童零食标准的空白,但该标准不具有强制性。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高洁也建议到,应加强专门针对未成年人食品包装标识的立法,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完善;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对未成年人食品的营养成分标识、食品添加剂要求、食品安全标准等进行明确规定。
每氪检测——平台服务区域覆盖全国
每氪检测
汇集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
来源:每氪检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