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测量
什么是测量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关于长短和测量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关于长短的争论也常常在孩子们中间发生。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测量的情境,跟着孩子们一起来参加神秘有趣的测量之旅吧!
测量的工具
测量工具非常多,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如测物体的长、宽、高等可选卡尺、文具尺及激光测距仪等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液体或设备温度的工具有温度计、体温计等;用来计时的工具有挂钟、怀表及秒表等。
测量活动初体验
认识了测量工具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测量的乐趣。
小小测量师
(图7-11)
“我知道要沿着边线测量,不能偏离边线呦!”
“我要用水彩笔做好标记,这样才能更准确。”
“教室两边的窗户距离这么长,我要好好地数数我的脚步!”
“哇,我成功啦!测量太有意思了!”
比一比
“昨天妈妈说我又长高了!”
“你们看,我和刘易珈谁更高一点?”
“你们可以背靠背比一比,量一量。”
“我们也可以面对面站在一起,用手比一比谁更高。”
“我们可以用积木量一下”
“我们可以用尺子量身高,我爸爸都是用尺子给我量的。”
我们还可以……
为了弄清楚,到底谁比较高,孩子们决定量一量自己的身高。
怎么量呢?
身边哪些东西可以测量?
“用尺子量东西吗?可是,尺子上面的线和数字我不太懂。”
“有没有我们能看懂的测量工具呢?”
“妈妈用手量我的脚给我买鞋子。”
“我爸爸数走的步数,来量家里的地有多长。”
通过小调查,孩子们认为手掌上的虎口、积木、绘本、尺子、画笔、口红、小棒等等都可以测量。
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孩子们行动起来了,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在探索中,孩子们经历了发现——思考——解决的过程,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
用绘本来量一量
发现:
量不出结果,不是书本比人长,就是人比书本长,没法一样长。
思考:
1. 书本没有排直。
2. 有的书和书之间离得太远。
3. 不知道从哪个“位置”开始测量。
解决:
正确摆放测量工具
1. 测量工具必须从要测量的物体起点开始测量。
2. 测量的材料之间不能有缝隙,也不能重叠。
3. 要一个接着一个直直地量到终点。
结论:
陈禹涵的身高有6本绘本那么长。
用积木来量一量
发现:
把积木叠高后,澄澄比两块积木高一点,又比三块积木矮一点。
小粟和迪迪也是一样的,比两块积木高一点,又比三块积木矮一点。
思考:
那怎么确定他们谁更高,谁更矮呢?
解决:
在积木上用笔做个记号,看看谁的记号排得更高。
结论:
他们的身高:顾丽媛>陈宝恩>龙子轩
用尺子来量一量
发现:
我们还是不知道具体的身高数字啊!
思考:
我们看不懂尺子刻度怎么办?
也没有身体那么高的尺子。
解决:
找保健老师帮帮忙吧!
这下可以知道我们的具体身高啦!
结论:
这直直的杆子上的数字是刻度,可以帮我们精确的测量身高。
原来我们都是一米多!
测量自然大行动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一系列测量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从兴趣和实际生活出发,自己动手、动脑,自主地探索、发现、操作、创造。他们从中获得了自然测量较为正确的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和成功。在自然中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绘本推荐
一本有关于“测量工具”和“测量概念”的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
推荐理由:
该书通过不同事物大小比较、用身体测量、辨认货币、看时间、认识时间概念的独特性等主题加深孩子们对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的理解。
供稿:王怀侠 江莉丽
审核:周 红
制作:梁涛君
发布:张 洁
园长信箱:http://gyyey.wxlxjy.com/ycxx
来源:昨日头条俱乐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