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监测标准汇总:国家、行业、团体标准(附文件)

碳监测是确保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基础,对碳市场相关政策的可信度至关重要。我汇总了14个碳监测标准,其中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6个,团体标准3个。下文中归纳了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单位、主要内容等,大家可以滑动阅读。

查看14份标准完整版,公众号:碳中和下载库

团体标准

1、《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标准编号:T/CAEPI 48—2022

发布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主要内容:规定了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监测站房、安装、技术性能指标调试检测、技术验收、日常运行维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审核和处理等有关要求,适用于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2、《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监测体系》

标准编号:T/C001-2022

发布单位: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主要内容:规定了卫星对地观测下的碳指标分级体系、碳指标遥感监测产品体系和碳指标监测技术体系框架等,适用于采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进行双碳相关遥感信息产品的业务化反演生产和双碳监测技术系统的建设,为碳交易宏观监测提供量化依据。

3、《火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要求》(暂未公开)

标准编号:T/CAS 454-2020

发布单位:南方电网

主要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企业烟气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简称CDEMS)中的主要监测项目、性能指标、安装要求、数据采集处理方式、数据记录格式以及质量保证,适用于火力发电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在线监测。采用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等)为能源的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线监测可参照执行。

4、《固定污染源碳排放(CO2、CO、CH4)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编号:2022征求意见稿

发布单位:中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烟气(CO2、CO、CH4)在线自动监测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烟气(CO2、CO、CH4)在线自动监测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国家标准

1、《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测量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标准编号:GB/T 34286-2017

发布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要内容:规定了使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测量环境大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适用于开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在非污染大气下,其测量精度应小于0.1×10-6mol/mol。

2、《大气二氧化碳(CO2)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

标准编号:GB/T 34415-2017

发布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要内容:规定了基于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观测本底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安装环境、原理及系统组成、性能要求,适用于光腔衰荡光谱法在线观测本底大气CO2浓度。

3、《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

标准编号:GB/T 31705-2015

发布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要内容:规定了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气相色谱在线观测方法。

4、《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编号:GB/T 8984-2008

发布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主要内容:规定了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氢、氧、氦、氖、氩、氪和氙等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分项测定,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总量(总碳)测定。

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标准编号:GB/T 16157-1996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

主要内容:规定了使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原理为用不同的吸收液分别对排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根据吸收前、后排气体积的变化,计算出该成分在排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行业标准

1、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和甲烷观测规范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标准编号:QX/T 429-2018

发布单位: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气成分观测预报预警服务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内容:是气象行业标准,除规定了利用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观测二氧化碳方法外,还对观测系统、安装要求、检漏与测试要求、运行和维护要求、溯源及数据处理要求等做了规定,适用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的在线观测和资料处理分析。

2、《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标准编号:HJ 870-2017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和科技标准司

主要内容: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3%(0.6g/m3),测定下限为0.12%(2.4g/m3)。

来源:储能科技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上午9:23
下一篇 2022年7月8日 上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