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车数检测服务中心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每一辆车实现精准检测,所独创的物联网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削减机动车污染排放。
“真车数汽车物联网服务”是由真车数项目团队为车主设计“公正、快捷、精准、共享”的全国实体连锁服务站点,让车主在家门口享受汽车检测、维保、清洗的便捷服务。
真车数所建设的汽车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了统一检测方法、统一标准限值、统一技术标准,每日设备自动标定,检测管理平台可同时容纳对5000条检测线的检测过程实时管理和统一评判能力,可以对检测过程数据
来源进行追溯和数据
来源痕迹管理,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和数据质量控制。
车辆在驶入检测车间后,系统便可以分析每一秒车辆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污染物等,并通过大屏可视化精准分析计算出每公里的排放。
实现对检测数据的过程监管,通过图像监管和数据监管“双监管”,可以有效防作弊,实现了异样数据检测报警,每一秒的检测状态车主都可以实时看到,检测人员无法操作仪器,如果检测设备失效或出现检测数据异常,系统便会自动关停出问题的检测线,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检测结果数据的精准与真实。
碳排放分级管理
通过检测数据对机动车进行分级管理,如将少部分的超标车进行管控就可快速削减机动车污染总量,能够短时间内提升空气质量。
6月12日,“机动车排放数字化管理”专题研讨会中发布了由真车数检测服务中心完成数据采样工作的《真车数汽车物联网检测动态数据报告》,通过“汽车排放物联网检测动态数据管理平台”对每辆车检测的过程数据进行了实时动态监管和存储,并通过大数据中心对采集的数据实时智能分析和自动统计,再通过智能化技术溯源数据进行审核,得出有效的数据和结论。
从本次报告中数据分析结论来看,CO2排放量在200-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76.05%,小于2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6.09%,大于300克/公里的车辆数占比17.86%。
为此,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来说,通过汽车碳排放分级管理让小于200克/公里的车辆车主可以卖CO2获取收益,而对大于300克/公里的车辆车主必须购买CO2才能上路行驶,这样的碳交易制度设计,有利于汽车碳排放的控制,也可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实效示范案例。
来源:BIO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