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内饰材料种类很多,但是阻燃性能普遍不高,导致汽车存在很大安全性隐患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内饰材料的分类,并对其燃烧特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内饰;内饰材料;燃烧特性
1、汽车内饰材料的分类及火灾安全隐患分析
1.1 汽车内饰的分类
简单来说,我们所说的汽车内饰材料,指的就是汽车中所使用的安全带、座垫以及仪表板等各种车内有机材料,其包含了汽车在发生撞车时用来进行碰撞能量吸收的填料与缓冲装置。汽车内饰材料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种类,如果我们按照材料的原料来对其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可以分成以下三大类:第一,是纤维类。例如,汽车内部的座椅面料、地毯和气囊等;第二,是塑料泡沫类。例如,汽车内的顶棚、门板等;第三,是橡胶类,如果对该类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划分,那么其又可以被分成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这两大类,例如汽车的轮胎等。
1.2 汽车内饰火灾安全隐患
从本质上来说,汽车的内饰材料大部分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造而成的,这些材料本身就是由碳、氢等元素所构成的,属于有机物质,并且大部分都属于易燃、可燃物品。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其在燃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热值与释放速率,燃烧起来之后的火焰也具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很难将其熄灭。此外,在燃烧的过程中,其往往还会生成有毒气体与浓烟,不管是对于人员的健康还是对于自然环境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此外,就针对于汽车的内部设计而言,由于人体会直接接触很多的易燃物质,例如汽车的地毯与座椅等,所以,如果这些装饰发生了火灾,那么将会在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并且阻碍人员逃生。
2、汽车内饰材料燃性特性检测
2.1 燃烧安全性能测试
2.2 熔融性能测试
一般来说,依据《机动车辆特定类型内部结构采用的材料的燃烧特性》中的规定,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车内顶部材料进行熔融性能测试。在进行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主要是选取4个37试验样品,然后将试样采用水平放置的方式,放在辐射热源下面,然后再运用上置辐射热源,来给予试样30kW/m2的热辐射,并将测试时间保持在5min,对试样的熔滴现象进行记录。符合标准的样品要求其在出现熔滴之后,不会将下面的棉絮点燃。
2.3 烟密度和烟气毒性的测试
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的烟密度测试仪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塑料烟密度测试仪,第二种便是建材烟密度测试仪。由于汽车的内饰材料不同,所以我们采用的烟密度测试仪器与方法也就不用。就针对于汽车的内饰材料来说,其所包含的缓冲材料大部分都是PP与PU发泡材料,所以说,就针对于这些材料而言,我们更多会选用塑料烟密度测试的方法。而对汽车的内顶板与内墙板等内饰材料而言,则更多的是采用建材烟密度测试仪。此外,由于材料在燃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将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针对该问题,我们所采用的主要是生物实验法与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毒性评价与分析。
3、结语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测试标准,是确保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国内在进行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测试时,所依据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落后陈旧,在我国汽车消费者对于安全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亟待出台新的适用性较好的相关标准。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汽车内饰材料的质量监督,以降低安全隐患,提升汽车内饰材料的安全性能。
来源:《科技尚品》
:赵艳
来源:汽车材料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