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电子油标尺”有传言称电子油标尺和“排放欺诈”类似,是汽车公司用来掩盖燃油燃烧问题“作弊”的意思。事实是否真的,正如网民所说,还需要从它的诞生和工作原理来证明。

烧油问题,高油位检查惹车主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目前对于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展进步经济飞速,除可变正时、涡轮增压等技术应用广泛使用普及外,缸内直喷、混合喷射系统甚至我们正在不断研发的压燃式汽油发动机层出不穷。然而,据车质网投诉信息数据分析统计,自2014年始烧机油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增多,且2015年及2016年烧机油问题以及投诉量均达上千宗,两年之和占2011-2016年相关工作总量的65%。其中,投诉排名前十位的汽车公司品牌具有如下: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众所周知,德国汽车烧油问题已成为历史遗留的问题,但从排名的角度,德国模型烧油投诉不高,相反,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模型发动机烧油问题在过去两年“上升”,常见,许多车主因为高不满,和汽车网络投诉。事实上,业主的担忧并非不合理,烧油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碳积累增加、怠速不稳定、弱加速等现象,并加速氧传感器的损坏,堵塞三元催化转化器。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些业主不得不检查油位作为每日“必需程”,感到尴尬。

除了车主每天反复打开发动机罩、检查油尺、手是否充满油泥外,检查油面状况和操作程序也非常复杂和繁琐。 为了让车主更容易随时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一些奢侈品牌在他们的产品中首创了电子油尺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和沃尔沃等车型都配备了电子油尺,对于这一消费群体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便利措施”,车主可以坐在车里随时随地查看油位,这也可能是奢侈品牌燃油投诉数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电子量油尺“作弊”是一种误解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质疑。理论上电子油尺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油尺的作用,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然而,电子油尺被命名为掩盖烧油问题的“帮凶”。在一些汽车网站论坛上,有网友吐槽“一些存在烧油问题的车企已经使出浑身解数,连传统的油尺都取消了。这是不让车主知道真相的节奏。“

在查看企业相关信息论坛帖时小编发现,机油油位显示不准是学生质疑中国电子机油尺“作弊”的主要分析原因,网友可以认为生产厂家企图都是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来掩盖自己车辆烧机油质量问题。有网友称,驾驶奥迪跑长途时,出于他们担心影响车辆烧机油,在到达旅游目的地后通过MMI系统能够查看机油油位,发现我们此时数据显示油位下降约2格。而当晚上吃完饭后再次查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机油油位又恢复满格,发动机工作就像吃了“士力架”一样,能量瞬间满格。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机油传感器示意图

那么这真的是所谓的“作弊”吗?事实上,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情况。根据电子油尺的工作原理,通过启动油盘上的油传感器信号,计算油位、温度、油质量,计算下一次换油的维护周期。发动机油起介电作用,电容量会随着油位的变化而变化,使计算机根据信号计算油位。一般来说,这就像看传统的油尺一样,首先要确保车辆停在水平路面上,坡道肯定会影响测量的精度。其次,发动机在冷车和热车状态检测,也会影响系统显示的油位测量结果。

以宝马、奥迪等品牌为例,屏幕上从最高油位到最低油位的范围对应于车主测得的约1L的油量。 如果在高速行驶后立即进行测量,则部分机油将保留在润滑系统和涡轮增压器油路中,且在车辆已长时间停车后机油流入油盘中,即使车辆开始怠速发动机,测量的机油油位也会稍微升高。 由此可见,网上传播的电子油尺“作弊”一说是纯天然的风,毫无根据。

电子机油尺的测量到底准不准确?——斯卡森

电子量油尺取代传统量油尺还需要一段时间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可能对电子油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的出现其实代表了汽车技术的进步。使用起来比传统的油尺更方便,还可以帮助车主实时了解机油情况。然而,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电子油尺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对经济发展家用型车而言,一旦普及以及电子机油尺,系统进行稳定性可能会逐渐成为新的话题,此前看到的一份维修管理案例,更加验证了小编这一问题担忧。在使用中,该车辆信息出现机油油位无法通过检测的故障,经4S检查后诊断研究结果为:发动机电脑板内部网络故障,需要及时更换发动机电脑板,这对车主而言将可能面临万元损失。因此,电子机油尺技术企业想要得到广泛应用在经济型家轿中,一方面考虑到受生产经营成本所限,电子商务系统具有稳定性或难以有效保障。另一重要方面,后期较高的维修服务费用,可能比烧机油本身更难令车主接受。因此他们无论是合资品牌文化还是一个自主学习品牌,未来随着电子机油尺技术人员能否得以不断普及,还需从长计议。

来源:皓叔经济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22年5月11日 下午1:49
下一篇 2022年5月11日 下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