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陇南公路
关注我们
平日苦练兵 实战正当时
“轰隆隆轰隆隆……”白龙江畔,高速桥下,挖掘机、装载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它们来回穿梭在淤塞高架桥下,扬起滚滚尘土。一团火红色的身影伴着聒耳的喧嚣、机器的轰隆声中幢幢移动……这是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正在紧张地对G75兰海十里渣子中桥下水毁淤塞清理的现场。
每当每年七下八上汛期的关键时期,也就到了公路人最紧张和繁忙的时候。今年7月以来,陇南持续强降雨导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多处路段水毁泥石流、道路中断,桥涵堵塞、水漫路面等公路水毁险情。面对水毁的袭击,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充分发挥应急保障职能,在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始终冲锋陷阵,站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全面强化党建引领,用实战检验应急保障“战斗力”,扎实开展国省干线和支援农村公路水毁抢险工作,并积极投入到桥底淤塞清理工作中,有效保障了道路畅通和桥梁安全运营。
强能,为实战练兵
“我们只有平时吃苦练兵,提高应急能力,才能在关键时期拿得出、用得上、完得成,才能真正发挥出公路应急抢险保障作用。”这是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主任闫新国同志在能力提升日常练兵中对队员们提的要求。
应急演练
今年以来,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按照“预字当先,平战结合”的原则,以“职能归为、职责落地”为契机,积极贯彻落实省厅、省中心和陇南中心关于应急抢险的指示精神,充分做好“三个自己”(即:用自己的人、自己的机械,自己承担应急抢险工作),早谋划、强管理,苦练兵、强本领,强化各项措施,全力做好应急抢险迎战工作。一是“预”字当头,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结合陇南实际,制定精准化、灵活化、可行化应急预案,在前期水毁应急演练的基础上,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建立行之有效的抢险模式。二是以训强练,开展岗位大练兵。全员参与机械操作培训学习。按照抢险队员“一人多技”的目标,在6月底12名抢险队员全面完成了钢架桥架设培训和装载机、挖掘机等技能培训。落实机关管理人员AB岗制度,目标要求是全体机关人员必须具备一门机械操作技能,目前A岗人员已投入技能操作培训中,最终实现中心每个人都熟练掌握机械操作,全员参与应急抢险,真正实现“职能归为、职责落地”。三是以练为战,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今年以来,联合武都、宕昌、徽县、康县公路段等兄弟单位开展多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检验应急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阅应急抢险队伍能力素质,促进应急抢险实战能力提升。四是未雨绸缪,全力做好应急准备。4月份以来,应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进入汛期临战状态,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制度,成立共51人的应急抢险队伍,明确分工,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确保机械完好,做到24小时时刻待命,为抢修水毁公路工作争取最大主动权。
机械技能操作培训
抢险,和时间赛跑
7月份以来,陇南暴雨频发,导致陇南境内多条国省干线遭受重创,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断,公路受损严重。“保通保畅”成为应急中心义不容辞的职责,一场与暴雨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水毁抢修战骤然打响。
7月11日,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发布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7月12日受近期暴雨影响,陇南国省干线各处出现险情。12日夜,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接碧口公路段请求支援申请,13日晨携挖掘机,平板运输车紧急出动向S206线大姚路进发。一路上大雨如注,道路四处可见落石塌方,泥泞不堪,抢险队员边走边清沿途落石塌方,协助碧口公路段开展水毁抢险工作。
7月18日晚,中心接到指令后,按照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启动汛期应急抢险预案,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组织人力、机械,对完全堵塞并危及安全运营的G212线K458+150处(马坝桥)、G75武罐高速K427+100处上行线(老庄沟中桥),全力开展淤塞清淤。由于清淤工作难度大、抢险空间小,大型机械难以进场。高速桥限高2.5米,面对装载机足足2.7米的高度,机械根本无法操作的情况下,大家都愁容不展,“机械进不去,工作就无法开展,危险随时可能来临……”最后,大家突发奇想,决定将装载机驾驶楼拆除,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抢险队抢时间、抓进度,全力开展水毁清淤工作,清淤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清理后的淤泥和废料往哪里堆积呢?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经过沿线多方协商,与当地政府和村民沟通,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废料堆积点。经过3天的紧急清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抢通了排水通道,有效保障了公路桥涵的安全和畅通。
桥底淤塞清淤现场
7月23日,根据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开展国省干线支持农村公路帮扶行动”精神,按照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安排部署,农村公路督导帮扶组积极沟通协调,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在抢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同时积极响应帮扶行动,组织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8台/次、人员30余人,对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通往槐树坝、甘南州舟曲县曲告纳等乡镇的唯一通道X493(两水~曲告纳)沿线泥石流、塌方等进行了及时清理和处置,第一时间保障了X493两水至曲告纳道路安全畅通,为疫情期间抗疫物资及时送达相关乡镇提供了安全的交通保障。
机械保养
7月24日,在吉石坝应急战备库房,分管应急抢险保障工作的副主任王玉平对抢险队员说:“G75兰海高速武都至罐子沟十里渣子中桥清淤工作,是我们7月份以来从文县碧口转战到武都汉王,从武都汉王转战到农村公路,再从农村公路到武都两水第四个水毁抢险任务。本次抢险时间更紧、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希望大家要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公路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和‘抢险救灾、勇往直前、保通保畅、甘于奉献’陇南公路人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争取早日消除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隐患,出发!”
到达现场后,王玉平带领抢险队员们查勘作业现场,发现连续的暴雨已导致G75高速桥底3.5米高的3跨排洪通道严重受阻,就连半个人身也探不进去,正常排水十分困难,周围更是泥泞不堪,脚也没地方放,更别说大型机械作业了……但是灾情就是命令,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艰苦的环境和随时上涨的河水,应急抢险队员们没有退缩,二话不说,穿上红色抢险服,拿起铁锨,踩着泥泞,驾驶机械,撸起袖子就是干!本着“抢险救灾,保通保畅”的原则,抢险现场队长李学科指挥三台挖掘机,两台装载机,相互配合,交替作业,清理淤泥,一点一点地向前向深推进。
渣子中桥清淤现场
本次清理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总指挥闫新国强调“一定要赶在下次降雨天气到来前清理完桥底淤塞,疏通河道,解决掉兰海高速G75十里渣子中桥淤塞隐患,避免因强降雨导致二次灾害发生”。应急抢险的队员们一刻也不敢休息,也不能休息!即使再累,队员们也笑着说道:“为了道路的通畅,人民的出行安全,再苦再累也值得!”应急抢险队采取“5+2”、“白+黑”、“换人不换机”的工作模式,随着一车车淤泥被不断运输出去,3.5米多深桥隧终于露了出来,疏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共计清淤2万多方量的清淤工作仍在继续。
党建,为应急发力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今年以来,中心党支部始终把“抓党建、促融合,聚人心、促发展”作为提升应急抢险保障能力的突破点来抓,以创建示范性党支部为抓手,积极打造“橘色八度”支部党建品牌,聚集“政治站位有‘高度’、“思想根基有‘厚度’”、“从严治党有‘力度’”、“党建提质有‘强度’”、“作风转变有‘态度’”、“统筹融合有‘深度’”、“行业形象有‘亮度’”、“服务群众有‘温度’”八个方面工作力量,引领全体人员,认真践行使命,有力地发挥了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在应急抢险保障工作中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操作挖机进行清淤
在接到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抢险任务后,中心党支部迅速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主任为组长,支委委员为副组长的抢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党员突击队,迅速投入抢险工作中。面对险情,支委委员自觉转变作风,深入现场、靠前指挥,与抢险队员同劳动、同吃饭,切实发挥了表率作用,为开展清淤抢险工作加油鼓劲。支委委员王玉平,驻守一线,坚守现场,起早贪黑,既当指挥员,又当抢险员,带领全体抢险队员开展抢险工作。参与抢险的党员同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全体人员主动投入到抢险清淤工作中。他们中,有既是协调员,又是后勤保障员的党员李学科;有既是挖掘机操作员、又是装载机操作员的党员安志荣;有既是安全员,又是装载机操作员的党员李良琪;有既是操作员,又是炊事员以及后勤保障员的党员罗海龙、李科明;有既是监工员、又是新闻报道员的党员杜秀……。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水毁抢险一线高高飘扬,引领着全体人员以干克难,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汛期还没有结束,实战正在当时,防汛保畅还在路上,陇南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做到哪里有汛情灾情哪里就有公路人,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公路的安全畅通。
(供稿:蔡颖、申彦芳、齐欢)
文章
来源:甘肃省陇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初审:胡 颖 复 审:张登辉
终审:赵民忠 发布:何进江
来源:一起来看电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