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综述:指导唾液腺癌系统治疗的分子检测指标

唾液腺癌( SGC)是一组头颈癌,较为罕见,具有异质性,复发、晚期和转移性SGC对细胞毒性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敏感性较低。过去十年,在SGC中发现了许多可靶向治疗的分子变异,包括HER2上调,雄激素受体过表达,Notch受体激活,NTRK基因融合和RET变异,治疗结果显著改善。本文回顾了SGC精准治疗情况,包括当前的系统治疗选择,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和未来方向。

背 景

唾液腺癌( SGC)是一组异质性肿瘤,起源于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散布在整个呼吸消化道的数百个小唾液腺。SGC可分为20多种亚型,包括黏液表皮样癌( MEC),腺样囊性癌( ACC),涎腺导管癌( SDC),腺泡细胞癌( AciCC),以及分泌性癌( SC),不同亚型的临床行为差异很大。虽然每种组织学亚型都较为罕见,但SGC约占头颈癌的5%。局部SGC的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而无法手术、复发和转移性SGC对细胞毒性化疗敏感性较低,治疗选择受限。类似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在SGC中疗效不佳。因此,SGC的治疗具有挑战性。过去十年,在SGC中发现了许多可靶向治疗的分子变异,包括基因融合、突变和关键信号通路激活,SGC的治疗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回顾了SGC的临床管理现状,重点关注靶向治疗的未来方向。

临床表现和评估

唾液腺癌通常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可能与疼痛、面神经麻痹、淋巴结肿大、牙关紧闭、溃疡和瘘管有关。大唾液腺肿瘤初始评估首选超声( US),尤其是腮腺浅叶肿瘤。当存在侵袭性特征,或肿块位于腮腺深叶、小腺体或舌下腺时,应进行对比增强MRI或CT用于进一步评估。初始评估很少使用PET-CT,因为恶性和良性肿瘤都表现出葡萄糖摄取,但当存在局部区域扩散或远处转移时,PET-CT可能在分期和监测中发挥作用。患者可发生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面神经受累、颈部淋巴结扩散和颅底浸润,为预后不良预测因素。诊断时淋巴结受累多见于MEC和SDC,而远处转移,尤其是肺转移,多见于ACC。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 FNA)是首选的活检方法,尽管特异性差异很大,从MEC的63%到腺癌的85%不等。鉴于不同亚型之间的特征重叠且经常需要辅助检查,专业的病理审查对于精确诊断至关重要。

局部SGC的治疗选择

无法手术、复发或转移性SGC的管理:侧重于精准治疗

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 MEC)是最常见的SGC亚型,好发于腮腺。MEC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边界明确( 低级别)或浸润性( 高级别)肿块,与沿面神经扩散到颞骨乳突部有关。MEC由表皮样细胞、黏液分泌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组织学分级可预测预后。5年OS从低级别/局部MEC的98%到高级别/转移性MEC的25%不等,疾病复发可为原位复发、局部淋巴结扩散或远处转移( 肺部最常见)。高级别或转移性MEC通常采用化疗单药或联合治疗,包含顺铂、氟尿嘧啶和/或紫杉醇,但临床显著缓解率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 表1)。一项Ib期试验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PD-L1阳性SGC,包括10例腺癌患者和3例MEC患者,客观缓解率( ORR)为1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仅为4个月,令人失望。

表1. 复发/转移性SGC治疗疗效

超过50%的MEC具有独特的t(11;19)(q21-22;p13)易位,导致 CRTC1-MAML2融合基因,组成性激活CREB介导的转录。虽然t(11;19)(q21-22;p13)检测可以辅助MEC诊断,但关于该易位是否能够预测生存,数据相互矛盾。在MEC异种移植模型中,CRTC1-MAML2融合阳性细胞表现出对EGFR靶向治疗的体内敏感性,但尚未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只有个别病例报道了EGFR抑制剂对MEC患者的疗效。多达三分之一的MEC患者携带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扩增 ,HER2阳性疾病的靶向治疗受到关注。此外,CDKN2A,TP53,CDKN2B,BAP1,PIK3CA,HRAS,BRCA和ERBB2变异发生率也较高。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 ACC)是恶性SGC第二常见亚型,约占诊断病例的10%。ACC好发于小唾液腺,局部浸润率高,偶尔可见不连续的神经周围跳跃性病变。ACC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24%-45%。全身化疗方案,包括顺铂单药、顺铂加蒽环类药物、顺铂加吉西他滨、CAP( 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顺铂)、紫杉醇、米托蒽醌、长春瑞滨和表柔比星,缓解率较低。CAP是最常用的方案,一项ACC患者系统回顾显示,ORR为25%,持续时间从6到77个月不等。在最近的一项CAP试验中,ORR为14.3%,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OS为23.4个月。长春瑞滨加顺铂的ORR更高,为35%,疾病控制率为87.5%, 但中位OS较短,为16.9个月。这些方案毒性较高,限制了其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与化疗相似。例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46例ACC患者的II期NISCAHN试验数据显示,6个月无进展率为33%,而非ACC患者为14%。然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仅为4.9个月。这些方案的疗效相似,因此其选择主要考虑副作用。

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多激酶抑制剂( MKI)是ACC全身治疗的另一种选择,尽管获益不多( 表1)。MKI仑伐替尼获批用于治疗肾细胞癌、肝细胞癌和子宫内膜癌,两项研究纳入了复发/转移性ACC患者接受仑伐替尼治疗,部分缓解率分别为11.5%和15.6%,中位PFS分别为9.1个月和17.5个月。MKI阿昔替尼获批用于治疗肾细胞癌,两项试验评估了阿昔替尼在ACC患者中疗效,发现8%-9%的患者部分缓解,50%-75%的患者疾病稳定。选择性VEGF2抑制剂阿帕替尼也在晚期ACC中得到了研究,ORR为13.9%-33.8%,均为部分缓解,大多为既往未接受过MKI治疗的患者。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VEGF的抑制作用,是靶向特异性的,还是普遍的,尚不明确。NCCN指南纳入了仑伐替尼和阿昔替尼作为复发/转移性ACC的治疗选择。ACC中偶尔可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但在多项II期试验中,EGFR抑制单药治疗疗效不佳。与铂类化疗联合使用疗效更佳,ORR>40%。

表2. SGC相关临床试验

在ACC中,新靶点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A)受到关注,PSMA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最早在作为成像和治疗靶点在前列腺癌中得到研究。唾液腺毒性是 靶向PSMA的放疗最显著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30%,经常导致治疗中断。这促使对唾液腺恶性肿瘤PSMA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97%的良性肿瘤,77%的恶性肿瘤和59%的肿瘤相邻正常唾液腺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相应的影像学研究显示在局部晚期、复发和转移性患者中,93%的ACC患者和40%的SDC患者68Ga-PSMA PET-CT显示临床相关PSMA配体摄取。仅有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报告了治疗获益数据,该研究中,6例SGC患者( 包括4例ACC)接受了177Lu-PSMA姑息治疗,4例患者肿瘤相关症状迅速缓解,影像学评估显示,2例患者部分缓解,1例患者疾病稳定。有临床试验正在评估177Lu-PSMA放射配体疗法和靶向PS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疗法在SGC中的疗效( 表2)。

涎腺导管癌和腺癌

涎腺导管癌( SDC)常见于大唾液腺,尤其是腮腺,约占所有唾液腺恶性肿瘤的5%。基于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诊断,染色结果类似乳腺导管癌。SDC极具侵袭性:49%-72%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受累,4%-10%的患者有远处转移,其中肺、骨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局部SDC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8至79个月,广泛转移性SDC短至6个月。由于SDC较为罕见,相关前瞻性试验较少,因此SDC化疗疗效数据较少。铂类治疗方案在病例系列研究中报告最多,包括卡铂加紫杉醇( ORR为39%),卡铂加多西他赛( ORR为50%),顺铂加吉西他滨和CAP。检查点抑制剂很少使用,但可以考虑用于肿瘤突变负荷≥10 mut/MB的SDC。

由于与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特征相似,需要注意, HER2是SDC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36%-51%的SDC中发现上调。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了HER2靶向治疗在该人群中的显著疗效( 表1)。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一小组HER2+转移性SDC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紫杉醇、卡铂和曲妥珠单抗治疗,随后接受了曲妥珠单抗维持治疗,分析发现,所有5例患者均实现客观缓解,中位持续时间为18个月。一项单臂II期探索了多西他赛和曲妥珠单抗治疗在57例HER2阳性晚期或复发性SDC患者中的疗效,ORR为70.2%,临床获益率为84.2%,中位OS为39.7个月。多篮子、开放标签、非随机MyPathway研究纳入了15例HER2 扩增和/或过表达的晚期SDC患者,接受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ORR为60%。还有一项篮子试验探索了抗体-药物偶联物恩美曲妥珠单抗( T-DM1)在HER2阳性唾液腺肿瘤的疗效,ORR为90%。最后,一项I期试验评估了德曲妥珠单抗( T-DXd)在HER2阳性非乳腺癌/非胃癌实体瘤患者( 包括8例SGC患者)的疗效,一些患者显著缓解,其中包括SDC患者。因此,应对所有SDC和潜在其他SGC( 如MEC)进行HER2状态评估,以考虑一线靶向HER2治疗。几项T-DM1、T-DXd和靶向HER2的CAR-T疗法用于晚期SGC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表2)。

SDC中最常见的分子特征是雄激素受体( AR)表达,可见于80%的患者。一项II期试验纳入了复发/转移性或不可切除局部晚期SDC和腺癌,非特定类型( NOS),接受醋酸亮丙瑞林联合比卡鲁胺AR阻断治疗,ORR为41.7%,临床获益率为75%,中位PFS为8.8个月,中位OS为30.5个月。一项回顾性研究支持这些结果,该研究评估了肿瘤完全切除后,比卡鲁胺、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HRH)类似物单药或联合治疗作为辅助治疗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期高20%。相比之下,在II期Alliance A091404试验中,恩扎卢胺单药抗雄激素治疗未达到主要终点——证实缓解。雄激素剥夺疗法( ADT)由于毒性较低,是SDC和腺癌NOS的有吸引力的一线或二线治疗选择,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表1)。一项对比一线ADT与铂类化疗的随机II期试验正在招募中。与前列腺癌一样,SDC一段时间后产生去势抵抗,在这种情况下最佳的二线治疗方案尚不明确。最近,一项阿比特龙加泼尼松用于ADT耐药患者二线治疗的II期试验显示,24例患者的ORR为21%,疾病控制率为 62.5%。中位PFS仅为3.65个月,中位OS为22.47个月。其他研究领域包括靶向PSMA治疗。SDC患者很少携带TP53、PIK3CA和HRAS/NRAS突变,这些突变尚未被评估为治疗靶点。

腺泡细胞癌

腺泡细胞癌( AciCC)通常生长缓慢,预后较好,但可能发生高级别转化。绝大多数AciCC在诊断时为I期,10年OS为90%。有可能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但不常见,远处转移常为肺和脑转移。对于低负荷疾病,可考虑局部消融治疗,包括淋巴结清扫术、转移瘤切除术和立体定向放疗。化疗方案通常为铂类化疗,却大相关数据来指导全身治疗。大多数AciCC含有t(4;9)(q13;q31)重排,导致NR4A3激活,这可能是该疾病的致癌驱动因素,尽管尚未有相关靶向药物。一些AciCC 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示该通路在AciCC发生中的作用。异种移植模型研究支持这一点,抑癌基因PTEN和APC失活后,WNT和mTOR信号通路激活,导致具有人类AciCC形态学特征的恶性肿瘤的发生。

分泌性癌

分泌性癌( SC)又称乳腺样分泌性癌( MASC),其分子、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特征与乳腺分泌性癌相似。SC一种惰性肿瘤,较为罕见,好发于腮腺。SC预后通常较好,5年和10年OS为95%。SC可能发生远处转移,肺、肝和骨转移最常见。没有SC治疗指南,但通常可以参考AciCC数据,因为其生长模式相似。与乳腺SC类似,几乎所有的唾液腺SC都携带t(12;15)(p13;q25)易位,导致 ETV6-NTRK3融合基因,对SC具有高度特异性。ETV6-NTRK编码组成性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可进行TRK抑制剂( 如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靶向治疗。一项拉罗替尼治疗TRK融合阳性癌症的II期研究显示,12例SC患者的ORR为80%。对I期和II期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的结果与其一致,159例实体瘤患者接受了拉罗替尼治疗,79%的患者客观缓解,16%的患者完全缓解。三项I期和II期试验纳入了SC患者接受恩曲替尼治疗,对这三项研究进行的综合分析发现,7例SC患者的ORR为86%,与拉罗替尼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纳入了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因此,对于有脑或脊髓疾病的患者,恩曲替尼可能是较优选择。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均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NTRK融合肿瘤( 不限癌种)。

RET变异的唾液腺癌

MET和RET融合可见于少数SGC,覆盖不同的组织学亚型。ARROW和LIBRETTO-001研究分别表明了选择性RET抑制剂普拉替尼和塞普替尼在RET变异的甲状腺和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持久疗效。普拉替尼用于其他RET融合阳性癌症的疗效相关早期数据显示,ORR为5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9个月,包括1例SDC患者获得缓解。类似地,塞普替尼在不同癌种中表现出疗效,45例RET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包括4例唾液腺癌)患者经塞普替尼治疗,ORR为4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超过2年。这两款药物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RET变异的甲状腺癌和肺癌,也可考虑用于RET融合阳性SGC患者。

结论和未来方向

唾液腺癌是一组异质性头颈癌,由于对细胞毒性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不敏感,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肿瘤专家。分子检测更为广泛的应用揭示了唾液腺癌的分子特征,富含潜在可靶向治疗分子变异,但缺乏针对唾液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阻碍了无法手术和转移性唾液腺癌全身治疗指南的制定。图1总结了治疗方案,需要指出,由于缺乏头对头比较研究,因此依赖专家意见。这些推荐取决于高手术量中心的病理专家审查,因为仅根据形态学难以建立准确的诊断。分子检测的另一个好处是可通过分子变异来证实病理诊断,目前,肿瘤特异性分子检测可以辅助诊断7种SGC亚型。

图1. 复发/转移性SGC治疗方案

设计SGC前瞻性试验的另一个挑战是许多组织学亚型( 包括ACC)的惰性生物学。如果肿瘤不经治疗,自然病程可能不会出现RECIST可测量的病灶增大,那么在单臂试验中,疾病稳定是否归因于药物疗效?随着分子靶向疗法的普遍使用,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这些疗法可能产生有意义的抗肿瘤反应,但可能不会导致病灶显著缩小。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是添加登记后6-12个月内出现RECIST可测量的进展作为纳入标准。这一规定可筛选出疾病生长较快的那部分患者,但试验前需要连续进行影像学检查,这可能是一大阻碍。另一种选择是疗效评估纳入肿瘤生长动力学。例如,几项研究评估了I期试验中,肿瘤生长速率( TGR)的疗效评估价值,即两次影像学评估间隔期间靶病灶RECIST总和的变化。一项研究显示,在第一次RECIST疗效评估为疾病稳定的患者中,82%的患者TGR显著降低,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TGR与PFS独立相关。这种方法需要进一步验证,对于防止较为惰性的疾病类型长期接受无效治疗,可能具有价值。

参考文献:

点击加入基因俱乐部 成就行业精英

目前已有600+行业精英加入基因俱乐部

已发布各类基因科技行业报告2300多份

来源:周叔说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10:41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上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