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使命必达——姑苏区数学学科“大数据”检测工具研发纪实

伴随姑苏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区域学业质量提升工程期待以“数据”支撑应用,驱动教学模式重塑,追索学习新形态。

为确保“大数据”项目顺利推进,姑苏数学教师团队争分夺秒进行着学科检测工具的新一轮研发。

01 学

6月底,各校数学学科学业质量创新协同组成员参与了区智能学业综合分析系统二期检测工具开发培训。科学命题、大数据精细诊断、精细教研开展……丰富实用的研修引领种子教师积极发挥辐射效应,带领着各校骨干教师一起深入学习与实践前行。

02 研

在区数学教研员的统一指导下,全区以项目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协同完成暑期研发任务。各校在分管行政的领导下,组成研讨组,组内重新研读教材,围绕知识重点、难点,能力纬度的标识等展开热烈研讨。

03 行

各组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集中现场研修与在线共研共商形式互为补充。团队成员们在完成一期检测工具的修改后,又着手二期检测工具的研发。

为保证命题质量,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反复斟酌,忘我工作,无数平凡又感人的故事如清泉般汩汩流淌。

典型案例

大数据研发:就是我的太阳

敬文的吴晨老师说:“虽然眼睛模糊,心里却很亮堂,能帮助孩子们进步的大数据研发工作就是我的太阳!”吴老师患有眼疾,导致高度近视,医生曾叮嘱不能用眼过度。但他还是主动承担起繁重的研发工作,利用休息时间研读教材、仔细研磨,完成专项卷研制。

平直实验小学校的戈弋老师在连续几天发着高烧40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工作。

胥江中心小学的徐悦老师患有严重哮喘,但在接到研发任务时,她二话不说,推迟了早已订好的休养计划。

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的胡艳老师期末起右耳至耳后就肿得厉害,医生告诉她,耳朵发炎非常严重,一定要好好休息,但她假期回家后第一件事,依旧是打开电脑,把所有的材料按要求检查并分模块整理。

大数据研发:什么也难以阻挡

暑假是教师们弥补家庭、陪伴家人的时间。大数据组的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行的脚步。

东中市实验小学的刘滟羽老师,孩子、老人、先生不慎感染肺炎病毒。刘老师每天白天在医院照顾家人,晚上回家等孩子熟睡了再开始完成手头的工作,常常忙到深夜。

善耕教育集团善耕实验小学的应似兰老师自身身体欠佳,家里还有年迈患病的老父亲要照顾,同时还要忙于孩子高考填报志愿等事宜,但她还是义无反顾接受任务,精益求精。

大数据研发:奶爸孕妈好榜样

阳光城实验学校的何云飞老师是同事眼中的“超级奶爸”。暑假里,他每天要照顾十几个月大女儿的饮食起居。到了女儿午睡时间,女儿夜晚睡着了,何老师就立马转型“研发达人”,沉浸工作,专心致志。

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的凌琦文老师是一位孕妈妈,但她依然积极参与研发,为宝宝做了别样的胎教。

大数据研发:思考一直在路上

大数据里深度游,已经成为沧浪实验小学7月前期最热门的“旅游热线”。沧浪实验小学的董芳老师在接到任务的第二天就要和全家出去旅游。为了兼顾大数据工作和家人,她带着电脑和教学资料,利用旅途的点滴时间进行大数据命题的相关学习,加班加点完成。在登机前一小时,她还开着电脑,在机场完成修改工作,成为机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一位参与“大数据”项目的姑苏数学教师都把检测工具研发当成了假日生活的主旋律。一道满意的工具,一份高质量的通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欣喜。

“基于数据诊断的区域性学业监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细致谋划,精心准备,全力投入。相信随着项目全面启动,姑苏教育一定能顺利走上“有效监测、有效教学、有效提质”的姑苏学业质量发展快车道。

附:姑苏区数学学科学业质量创新协同组成员名单

图文

来源: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姑苏教育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19年7月3日 上午11:03
下一篇 2019年7月3日 下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