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医学检测的“快检分流”,给检验门诊一个“抓手”

今天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医学门诊开张后的第72天,如今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浙江省第一家”或“能否真正帮到患者”,而是这家检验门诊能否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正确路径,亦或是能坚持多少天……

功能医学检测的“快检分流”,给检验门诊一个“抓手”

尽管有此前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四个部门联合发文背书,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检查检验门诊,但检验门诊的生存和发展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检验门诊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就开放了检验门诊,成为当时的热点,但不到一个月就暂停了普通检验服务,只接受外院不能检测的样本。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需求量太大,导致排起长队,便民功能未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后,大连、青海等地的医院也曾开设检验门诊,但发展缓慢。

功能医学检测的“快检分流”,给检验门诊一个“抓手”

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主任周永列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不知道抓手是什么?”换句话说,检验门诊提供的服务是否是病人真正需要的,这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开设检验门诊初衷是便民,门诊可以承接一些疑难报告解读,从专业的检验检测角度分析结果,为医生诊疗、患者理解提供帮助。但检验医学门诊既不能下诊断,又不能开药,相当于事情做了一半,把病人推回临床科室,又陷入不方便的境地。

其实,医院应该开设的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医学检验门诊”,而是应该开设“功能医学检测门诊”。国内很多家医院虽然还没有专门开设“功能医学检测门诊”,但已经在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常设了功能医学检测科室。

大家熟知的传统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血液检验、尿液化验、B超、CT等等,这些检验项目实际都是为治病服务的,就是检查某些项目,帮助找到致病原因,以便进行治疗。但很多到医学检验门诊检查的人实际上不一定有病,可能仅仅是“不舒服”“不得劲儿”却找不到病症所在。这样的“患者”不仅占用、甚至可以说浪费了很大一部分传统医学检验的人力、物力资源,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盲目检验,或者说是过度的医疗消费。

医院确实应该开设检验门诊,这个开设的“抓手”不是传统医学检验“检查答疑”,而是功能医学检测的“快检分流”。

功能医学检测不同于传统医学检验。传统医学检验主要针对人体已经出现的临床病变进行诊断和检查,即“已病”诊断,是为治疗疾病服务的;功能医学检测的目的是评估机体当前功能状态,简单说就是找出不健康的原因,是为了发现并主动干预降低疾病风险,即“未病早筛先治”,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的。

很多疾病需要几年乃至十几、几十年的发展才能形成,往往“已病”诊断后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功能医学检测就是为了早期发现疾病隐患,并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降低甚至消除疾病隐患。

相对于传统医学检验,功能医学检测其实更容易被就诊者接受,因为它具有无创、无辐射、安全、快捷的特性。现在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配置的HRA人体电阻抗评测分析仪,就是开设功能医学检测门诊的“设备抓手”。HRA检测无需空腹、抽血,只要5分多钟就能检测9大系统220多项器官功能指标,评估当前健康状况,筛查早期疾病隐患,临床符合率达96%以上。

对于HRA检测发现的“没病”但有健康风险的人群,设备可以智能给出个性化饮食、运动干预指导,或由检测师推荐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使用功能医学干预设备对身体机能进行恢复干预。对于检测发现的严重疾病风险,检测师会提醒受检者尽快到相关的医院专业科室进行深度检查和诊断,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对于受检者来说,功能医学检测解决了其“无症状”却“不舒服”的很多问题,使其避免了盲目检查和过度检查,更是节省了时间和金钱。对于医院来说,功能医学检测为医院提供了“预检分流”,即没病却有健康问题的或去健康管理中心或回家去干预调理,而有明显疾病预警的可以精准地为医院科室引流。

来源:健康山海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检测之家检测之家
上一篇 2022年4月8日 下午3:04
下一篇 2022年4月8日 下午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