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许多家长患上了“焦虑症”,生怕自己的孩子缺乏营养,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填鸭式”地给孩子补充。但是盲目地过量补充营养也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01
NEWS
补钙补过头,女童双肾长结石
广州日报曾报道过这样一篇新闻:《补钙补过头,女童双肾长结石》,一个不到两岁的宝宝,由于家长的错误认知,长期补钙,导致双肾及左输尿管长出了结石。
02
NEWS
小伙为防流感维C泡腾片泡水
喝过量,坏了肚肠
上个月,福州晚报报道新闻:《小伙为防流感维C泡腾片泡水喝过量,坏了肚肠》,一在校生因维C泡腾片泡水喝过量,导致腹胀、恶心、呕吐,血液和尿液检查发现,他体内存在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
03
NEWS
男子每天8颗维生素吃出肝衰竭
近日,央视网微博报道了#男子每天吃8颗维生素吃出肝衰竭#的新闻,53岁的陈先生因连续每日服用8颗维生素,出现了严重的肝衰竭现象。
因营养补充过量酿成悲剧的不只是个例,也不是偶发事件!
历史上出现过大量人群因微量元素补充过量,导致群体性疾病的事件。
16世纪末期,英格兰探险家从北极探险回来之后,纷纷患上了“怪病”,全身乏力、精神不佳、浑身疼痛、头晕恶心、视力下降、身体出现脱皮,状况惨不忍睹,很多人备受折磨,最后痛苦地死去。
经过医务人员长期地跟踪和研究,发现这和他们在短期内摄入了大量的维生素A有关。原来在北极地区,他们猎取北极熊做食物。
但探险家们不知道的是原住民们从来不吃北极熊的肝脏,因为那里的维A的浓度很高,探险人员食用了这些肝脏,自然把维A也吃到了肚子里面。
近年来我国也有多个研究报道:山东日照的居民因长期食用含碘高的海带盐,导致了食源性高碘甲状腺肿疾病流行【1-3】。
由此可见过量食用营养元素,不仅会对身体产生致病的伤害,甚至可能致命。
!
一
钙元素
如果孩子食欲不振、便秘、腰痛、血尿,家长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过量补钙造成的。
原因:过量补钙会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如果长期、过度地补钙,严重者可能会患上高尿钙症,患病的宝宝可能早期会显示会轻微腰痛,严重的还可能有肉眼血尿。此外,若时间长达半年至数年,有可能会形成泌尿道结石。
二
锌元素
如果孩子恶心、呕吐、贫血、精神不振、抵抗力下降甚至性早熟,家长不要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过量补锌造成的。
原因:锌又被我们称作性激动剂,如果盲目服用极易造成孩子性发育提前;一旦摄入量过多,就会在体内积蓄引起中毒,甚至于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甚至突然死亡。如果补锌过多,还可能会影响铁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三
维生素A
如果孩子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病,而可能是因过量服用维生素A导致的中毒现象。
原因:大量的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会造成手臂和腿部四肢关节的损伤,还会影响到人体大脑的血流量,常会引发头痛,头晕,恶心。在女性怀孕期间,如果补太多维生素A还可能导致生出来的宝宝有缺陷。
四
维生素C
如果孩子出现睡眠不安、消化不良、腹泻、荨麻疹等症状,这可能是维生素C过量造成的。
原因:研究表明,每日维生素C的用量在1~4克时,就会引起各类不良反应;用量超过5克,就会有溶血现象,甚至有生命危险。
婴儿大量服用维生素C,常有睡眠不安、消化不良、浮肿、腹泻、荨麻疹等。除此之外,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若突然减少用量,比未服药前更易患坏血病,同时尿液酸化,草酸盐急增,容易形成肾结石。
很多家长认为营养素补充的越多越好,就盲目地给自己也给孩子吃很多种类的营养素,这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人体所需的营养是因人而异的,任何超量的补充不仅达不到多多益善的效果,还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只有清楚地了解到孩子身体对于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能力,才能做到精准又个性化地补充,真正做到恰当补充、健康饮食。
而了解孩子身体的这种能力其实很简单,只需做一个基因检测,无创无痛,轻轻松松就能将孩子身体的情况尽数掌握。
让孩子健康成长,给孩子更专业的爱!
来源:布偶童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