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甲醛释放量测定——1 m3气候箱法
4.60. 1 原理
将1 m2表面积的样品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甲 醛从样品中释放出来,与箱内空气混合,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岀的空气通过盛有蒸備水的吸收瓶,空 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 量.以毫克每立方米(mgm’)表示。抽气是周期性的.直到气候箱内的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达到稳定 状态为止。
4.60.2设备及仪器
4.60.2. 1 1 n?气候箱
气候箱参数、技术要求应满足LY T 1612的规定。进入气候箱内空气的甲醛质量浓度不能超过 0. 006 mg/m3。
4.60.2.2空气抽样系统
空气抽样系统包括:抽样管(如硅胶管)、2个100 mL的吸收瓶、硅胶干燥器、气体抽样泵、气体流量 计、气体计量表(配有温度计)。
4.60.2.3恒温恒湿室
室内保持相对湿度(50 + 5)%,温度(23+l)°C,而且空气置换率至少1次’h。
4.60.2.4其他仪器
除干燥器、支撑网、试样支架、结晶皿和温度测定装置外,其他按4.59.2的规定。
4.60.3试剂
除甲苯外,试剂按4. 58. 3的规定。
4.60.4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按4.58.4的规定。
4. 60. 5 试件
4.60.5. 1试件尺寸
长 I = ( 500 + 5) mm ;宽 b= (500 + 5 ) mm 0
试件表面积为1m有带檸舌的突出部分应去掉。
4.60. 5.2 试件平衡处理
试件在(23士 1)°C、相对湿度(50 + 5)%条件下放置(15士2)d.试件之间距离至少25 mm.使空气在 所有试件表面上自由循环。恒温恒湿室内空气置换率至少每小时1次(h,室内空气中甲醛质量浓度 不能超过0. 10 mg/m3 O
注:如果使用空气净化装置来保持背景质量浓度低于<).10 mg. m3 ,也可以使用通风能力较低的恒温恒湿室,
4.60.5.3 试件封边
试件平衡处理后,采用不含甲醛的铝胶带封边,未封边的长度/与试件表面积的比例为:l,A =
101
1.5 m/m- 0对于尺寸为0. 5 m X 0. 5 m X板厚的试件,试验需2块试件,每块试件未封边长度为Z = 0. 5 mJ X 1. 5 ni / m2 = 0. 75 m o
注:因为/』=L5 m/m」的恒定结果,未封边边部表面积相对亍试件表面积的百分比取决于试件的厚度,参见下列 示例:
板厚度 未封边边部表而积百分比
10 mm 1. 5 %
19 mm 2. 8/■?
32 mm 4. 8 %
地板只测量暴露面。采用不含甲醛的胶黏剂将2块试件背靠背粘起来,或者用铝箔将试件的一面 密封起来,所有侧边均用铝箔密封。
4.60.6 试验步骤
4.60.6. 1试验条件
在试验过程中,气候箱内保持下列条件:
——温度:(23士(). 5)笆;
—— 相对湿度:(50士3)% ;
—一承载率:(1. 0 + 0. 02)m2/m:i ;
——空气置换率:(1. 0 + 0. 05)h 1 ;
——试件表面空气流速:().1 ?().3 m/so
4.60.6.2试件放置
试件完成平衡处理后?在1 h内放入气候箱。试件应垂直放置于气候箱的中心位置.其表面与空气 流动的方向平行,试件之间距离不小于200 mm0
4.60.6.3 取样
取样装置连接示例见图64。先将空气抽样系统与气候箱的空气出口相连接。2个吸收瓶中各加入 25 mL蒸储水,串联在一起。开动抽气泵,抽气速度控制在2 L/min左右,每次至少抽取120 L气体。 取样时记录检测室温度。
5一气体抽样泵;
6 气体流量计;
7―气体计量表,配有温度计;
8——空气压力表。
图64取样装置示例
4.60. 6.4甲醛质量浓度定量方法
将2个吸收瓶的溶液充分混合。用移液管取10 mL吸收液移至50 ml,容量瓶中,再加入10 mL 乙酰丙酮溶液和10 mL乙酸铉溶液.塞上瓶塞,摇匀,再放到(60+l)°C的水槽中加热10 min,然后把这 种黄绿色的溶液在避光处室温下存放约1 h。在分光光度计上412 nm波长处.以蒸偕水作为对比溶 液,调零。用5() mm光程的比色皿测定吸收液的吸光度同时用蒸璃水代替吸收液,采用相同方法 作空白试验,确定空白值
如果可以达到0. 005 mg. m!的低限值.也可以使用10 mm光程的比色皿。
4.60.6.5 测试期限
在测试的第1天,不需要取样;然后从第2天至第5天,每天取样2次。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应超 过3h。在经过前3天后,如果达到稳定状态.可停止取样。因此,当最后4次测定的甲醛浓度的平均值 与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偏差值低于5%或低于0. 005 mg/m此时可定义为达到稳定状态。具体 如下:
平均值:C = (C? + c? ! +c?_,2 )/4;
偏差值:d =最大绝对值[(。一c”).( c — [ ) . (c — 2 ),(<■_c? -:i)];
——达到稳定状态:c/X100/c<5%,或 d<0. 005 mg/m
其中,C是最后一次浓度测定值,是倒数第二次浓度测定值,依此类推。
在节假日(如周末),可取消取样,但是稳定状态的判定应往后推延,直至完成最后4次测定。
如果在前5天没有达到稳定状态.取样次数应降低到每天1次.直到达到稳定状态,或者是连续测 试28 d,然后停止测试。
注:实际操作中,由于甲醛释放的不可逆性,因此真正的稳定状态不可能达到。本标准出于测试目的对稳定状态条 件进行定义。
4.60. 6.6 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是根据甲醛溶液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绘制的,其质量浓度用碘量法测定。标准曲线 至少每月检查一次。
a) 甲醛溶液标定
把大约1 mL甲醛溶液(浓度35%?40%)移至1 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増水稀释至刻度。甲醛 溶液质量浓度按下述方法标定:
量取20 mL甲醛溶液与25 mL碘标准溶液(0. 05 mol/L) JO 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 mol/L)于 100 mL带塞三角烧瓶中混合。静置暗处15 min后,把1 mol/L硫酸溶液15 mL加入到混合液中。多 余的碘用0. 1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几滴1%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到溶 液变为无色为止。同时用20 mL蒸偕水做空白平行试验。甲醛溶液质量浓度按式(32)计算。
b) 甲醛校定溶液
按a)中确定的甲醛溶液质量浓度,计算含有甲醛3 mg的甲醛溶液体积。用移液管移取该体积数 到1 000 mL容量瓶中,并用蒸搐水稀释到刻度,则1 mL校定溶液中含有3昭甲醛。
O标准曲线的绘制
把0 mL.5 mL,10 mL.20 mL,50 mL和100 mL的甲醛校定溶液分别移加到100 mL容量瓶中, 并用蒸個水稀释到刻度。然后分别取出10 mL溶液,按4. 60. 6. 4所述方法进行吸光度测量分析。根 据甲醛质量浓度(。mg/L?3 mg/L)吸光情况绘制标准曲线。斜率由标准曲线计算确定,保留4位有效 数字。
4.60.7吸收液中甲醛含量
按式(3頻”苒吸收液中甲醛含量:
G=f X (A. – .4,,) X K.4 ( 38 )
式中:
G 一甲醛含量,单位为毫克(mg);
I – ?一标准曲线的斜率.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J :
—-吸收液的吸光度;
.4;,- 蒸憎水的吸光度;
V* ―吸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4.60.8甲醛释放量计算
试件的甲醛释放量按式(39)计算,精确至0. 01 mg,n?:
c=G/Valr (39)
式中:
<‘ 甲醛释放量,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
G – 一吸收液中甲醛含量,单位为毫克(mg);
V.,r –抽取的空气体积(校准到标准温度23 °C时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4.60.9稳定释放量
当达到稳定状态(详见4. 60. 6. 5),甲醛释放量是最后4次测定的浓度的平均值。
如果测试在28 d内没有达到稳定状态,甲醛释放量不能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最后4次测定的浓 度的平均值诃以记录为“临时甲醛释放量”.随附说明“稳定状态没有达到”。
4.60.10 结果表示
稳定状态时的甲醛释放量测定值作为样品甲醛释放量.精确至0. 01 mg/m3.并在测定值后用括号 表示达到稳定状态释放量的测试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来源:公路工程实验室仪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