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瓶车日常短途出行。然而,不少人在使用电瓶车时存在疏忽之处,为图充电方便将电瓶车推进电梯,上楼入户,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正因为抱有侥幸心理,才会面临惨痛的代价。仅2021年一年,全国就发生各类电瓶车火灾1万多起并造成了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2022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某村因电动车上楼充电,发生电动车自燃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2万元。
为避免发生电瓶车爆燃事故,《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电瓶车进入电梯也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电瓶车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及烟尘,引起火势迅速蔓延,且在电梯狭窄空间内很难及时疏散,极易对乘梯人造成重大生命安全威胁。
解决电瓶车进梯难题无法一蹴而就,采用科技手段防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小区已安装梯智眼电梯专用电瓶车阻车系统,防止电瓶车进入电梯,避免了电瓶车进入电梯或上楼充电引起的火灾安全隐患。
基于视觉AI技术,梯智眼电瓶车阻车系统搭载了电瓶车识别算法和防遮挡算法,可以准确识别新旧国标不同型号的电瓶车,识别率超过99%,同时还能够声光告警、自动拍摄图像和视频,并且支持控制电梯门开关状态,电瓶车退出电梯后,相机自动解控,取消电梯门打开状态,电梯恢复正常运行。
梯智眼电瓶车阻车系统还可以搭配微信小程序使用,配套管理更加方便,支持手机端一键远程解控,在避免电瓶车进梯上楼的同时,不影响居民朋友正常乘梯。
来源:梯智眼电梯智能分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